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逐级半卧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功能及不适症状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手术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逐级半卧位 心功能不适症状 干预影响

摘要:
目的 明确逐级半卧位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不适症状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逐级半卧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临床中对AMI早期患者采取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治的32例早期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逐级半卧位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住院第3天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等心功能指标;观察2组午餐进食30 min心绞痛、心率加快、嗳气、腹胀、胸闷、肠蠕动增加等症状的发生情况;观察2组患者入院前3天首次排便人数、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用时.结果 2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午餐进食30 min后,观察组嗳气、腹胀、胸闷、肠蠕动增加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3% (2/16)比33,3% (6/16)、7.5%(1/16)比26.9% (6/16)、14.3% (2/16)比46.8% (7/16)、76.4%(10/16)比26.5%(4/16)](均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 ±13)h比(48±15)h、(11±8)min比(15±6) min](均P<0.05).结论 对早期AMI患者实施逐级半卧位护理方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手术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9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907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