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成年小鼠心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Primary culture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diac fibroblasts of adult mic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北京100029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实验中心北京100029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北京100029
出处:
ISSN:

关键词: 成年小鼠 心成纤维细胞 分离和原代培养 生物学鉴定

摘要:
目的:建立适用于成年小鼠心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应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及组织贴块法两种方法对小鼠心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检测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心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观察不同培养基对心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培养细胞波形蛋白、纤维连结蛋白及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的表达.结果: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1d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贴壁呈长椭圆形生长,3d后生长迅速呈长梭形;贴块法培养的细胞4d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边缘长出,7d后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成活率均为97%.两种方法获得的第3代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MTT法显示3~5d细胞增殖较明显;酶联合消化法培养的细胞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62.61%和30.87%,组织贴块法培养的细胞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69.24%和28.05%;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HG/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出现明显对数期.两种方法培养的第3代细胞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可见细胞漩涡状排列,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盘状结构域受体2表达阳性.结论:两种方法均可高效获得心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稳定培养.与贴块法培养相比较,利用联合酶消化法能较有效的获得波形蛋白、纤维连结蛋白、DDR2高表达阳性的心成纤维细胞.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北京100029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实验中心北京100029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北京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