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与心脏手术婴幼儿预后有关:来自儿童心脏重症监护协会和虚拟PICU系统登记处的分析报告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变力评分 预后 疾病严重度

摘要:
目的多中心队列研究,经验性探讨旁路循环下心脏手术婴幼儿理想的心血管药物支持程度,并评估血管活性药物(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评分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设计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场所研究期间参与儿科心脏重症监护协会的4家学院型儿童医院的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对象手术时小于1岁且术后于CICU住院治疗的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指标和主要结果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接受旁路循环下心脏手术的391例婴幼儿连续入组。记录入住CICU后48 h内所有血管活性药物的小时剂量。测试多个变力评分,进一步分析入CICU 24 h内最大VIS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出现下述变量任意1项或以上提示预后不佳,包括患儿死亡、人工循环支持、心搏骤停、肾替代治疗或神经损伤。经验性定义高VIS为>/20分。在对研究中心和患儿特点校正后进行多因素Logisnic回归分析。与低VIS组比较,高VIS组患儿预后不良率(OR6.5,95%CI 2.9~14.6),病死率(ORl3.2,95%CI,3.7~47.6)显著升高,首次拔管时间和CICU住院时间亦显著延长。按年龄(新生儿Vs婴幼儿)及手术复杂程度(低vs高)分层分析后,高VIS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结论本次多中心队列研究示心脏术后患儿入住CICU后24 h内最大VIS和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显著相关。最大VIS≥20分提示不良临床预后可能性增加,按年龄和手术复杂程度分层分析所获结果亦如此。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6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