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雄安宣武医院急诊科,雄安新区 070001
内科系统
急诊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创外科,聊城 252600
[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石家庄 050051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5,42(7):1240-1243.
ISSN:
1001-9030
关键词:
膜诱导技术
骨搬运技术
创伤性骨缺损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摘要: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与骨搬运技术对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骨搬运组(31例)与膜诱导组(31例),分别行骨搬运技术和膜诱导技术。术后定期随访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骨诱导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术后骨愈合时间[5例(16.13%)、(11.32±0.91)月]明显低于骨搬运组[13例(41.94%)、(14.38±1.1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11.99,
P<0.05)。骨诱导组患者的HSS评分和AOFAS评分[(85.43±4.19)、(87.65±4.57)分]均明显高于骨搬运组[(75.52±4.40)、(72.53±4.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8、13.76,
P<0.05)。骨诱导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浓度[(62.05±4.15) pg/ml、(204.36±8.29) pg/ml、(31.12±2.01) ng/ml]明显低于骨搬运组[(75.52±5.42) pg/ml、(260.29±12.82) pg/ml、(36.52±2.5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1、22.33、14.10,
P<0.05)。骨诱导组患者的血清MDA、ROS浓度[(9.26±0.89) μmol/L、(249.54±14.99) pg/ml]明显低于骨搬运组[(11.19±1.10) μmol/L、(311.96±15.00) pg/ml],SOD浓度[(55.89±3.70) U/ml]明显高于骨搬运组[(44.46±4.15)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7、16.38、11.44,
P<0.05)。
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资助(指令性课题)(20250281)
第一作者:
刘彬
第一作者机构:
[1]雄安宣武医院急诊科,雄安新区 070001
通讯作者:
焦振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彬,范孟坡,朱安礼,等.膜诱导技术与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5,42(7):124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