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颞下岩前入路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Microanatomical study of structures related to the anterior petrosal infratemporal approach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太原030001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3
出处:
ISSN: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三叉神经 颈内动脉 耳蜗 岩静脉

摘要: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学研究颞下岩前入路相关重要解剖结构的定位标志。方法:应用9具(18侧)由10%多聚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操作,模拟颞下岩前入路手术过程,通过三叉切迹外侧端点分别定位颈内动脉岩骨水平段、耳蜗、岩静脉和Dorello管,并测量三叉切迹外侧端点到上述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颈内动脉岩骨水平段在三叉切迹外侧端点的前外下方向,三叉切迹外侧端点至颈内动脉岩骨水平段后缘的直线距离左侧为(10.00±0.28)mm、右侧为(9.99±0.27)mm;耳蜗在三叉切迹外侧端点的外侧,三叉切迹外侧端点至耳蜗底转的直线距离左侧为(10.10±0.18)mm、右侧为(10.08±0.19)mm;岩静脉在三叉切迹外侧端点的后外方向,三叉切迹外侧端点到岩静脉汇入岩上窦前端点的直线距离[ M( Q1, Q3)]左侧为9.1(6.6,9.9)mm、右侧为9.0(6.4,10.0)mm ;Dorello管在三叉切迹外侧端点的前内方向,三叉切迹外侧端点到Dorello管的直线距离左侧为(9.79±0.50)mm、右侧为(9.86±0.51)mm。 结论:三叉切迹外侧端点是颞下岩前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可定位岩骨内重要的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太原03000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823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002 更新日期:2025-1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