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扩散张量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on Preoperative Grading of Astrocyt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影像中心 [2]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3]100000北京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ISSN: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星形细胞瘤 恶性

摘要: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测量水分子扩散状态的参数相对值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患者术前均行DTI序列检查.数据经工作站处理生成平均扩散系数(MD)、部分各向异性(FA)图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图.计算相对MD值(rMD)和相对FA(rFA)(瘤实体区值/对侧正常白质区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测法分别分析不同星形细胞瘤病理学级别间rMD和rFA值的差异.结果:4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星形细胞瘤(WHOⅡ级)19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2例和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12例.WHOⅡ、Ⅲ和Ⅳ级的rMD值分别为1.220±0.227、1.599±0.416和2.264±0.565.统计学检验出现WHOⅡ和Ⅲ级(P<0.001)、Ⅲ和Ⅳ级(P=0.047)、Ⅱ和Ⅳ级(P<0.001)的rMD任意两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WHOⅡ、Ⅲ和Ⅳ级的rFA值分别为0.439±0.120、0.333±0.100和0.268±0.090.统计学检验出现Ⅲ和Ⅳ级(P=0.015)、Ⅱ和Ⅳ级(P<0.001)的rFA任意两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WHOⅡ级与Ⅲ级间r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88).结论:DTI测量的rMD和rFA的值术前能区分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影像中心 [2]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8261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004 更新日期:2025-1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