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尽管药物和器械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重症心衰患者年病死率仍高达50%,与恶性肿瘤相近,心衰治疗仍是世界性公共卫生的重点及难题.大量证据表明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心肌细胞内存在钙稳态失衡,这与心衰及其心律失常的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基础研究已证实了通过基因水平调控心肌细胞内钙稳态失衡治疗心衰的有效性,随着近年来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在安全性及心肌选择性等方面的巨大突破[1],基础研究成果迅速向临床转化,这为心衰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伴随着怀疑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