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监测管理专家共识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4]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重症医学科 [6]拉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7]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8]那曲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 [10]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1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本院执笔作者:
本院执笔作者机构: [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高原 重症 神经重症 监测管理

摘要:
神经重症是重症医学的重要分支,其损伤机制复杂多样、病理生理瞬息万变,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决定了不同的脑损伤程度。在特殊的高原环境下,神经重症发病率更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病情进展速度快,损伤程度严重。为规范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的诊疗,改进监测管理流程,预防不可逆性脑损伤,改善神经系统预后,由中国冷静治疗研究组、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和西藏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文献及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组织重症医学、神经外科等领域专家在充分讨论和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监测管理专家共识",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高原神经重症患者的监测管理水平。

基金:

基金编号: XZ202101YD0019C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CSCD-E

专家组成员:
普布卓玛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陈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陈文劲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杜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蔺国英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潘文君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程莉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桂喜盈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蔡鑫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旦增曲珍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付建垒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李茜玮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次央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吉律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次仁桑珠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重症医学科) 达瓦 (拉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郭娟 (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邱成 (那曲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小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 晁彦公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刘大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柴文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朱世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艾山木 (陆军医科大学大坪医院) 蔡书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陈铭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丁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段军 (中日友好医院) 高国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何伟 (北京同仁医院) 胡成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黄齐兵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李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李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海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刘丽霞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吕立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任宏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尚秀玲 (福建省立医院) 孙建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武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许强宏 (浙江医院) 尹万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宏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张丽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张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赵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朱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炜华 (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朱英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院专家组成员:
陈文劲[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者:
王小亭 (icuting@163.com) 柴文昭 (13911070864@163.com)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803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82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