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精准度和短期临床疗效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摘要:
目的 探究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robot-assis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ATKA)的影像学精准度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拟行TKA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共纳入23例患者。通过随机信封法分为RATKA组和传统TKA组。RATKA组患者11例,男3例,女8例;平均年龄(68.7±7.8)岁。传统TKA组患者12例,男1例,女11例;平均年龄(70.8±5.0)岁。测算两组患者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角度以评估影像学精准度,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功能评分、围术期并发症等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影像学精准度指标上,RATKA组的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 HKA)偏离值小于传统TKA组,分别为(1.16±1.14)°及(2.56±1.90)°,P=0.047;矢状面胫骨角(lateral tibia component, LTC)偏离值也小于传统TKA组,分别为(0.95±0.71)°及(1.75±0.98)°,P=0.039;其余角度的偏离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指标上,RATKA组总手术时间较传统TKA组延长,分别为(125.0±8.4) min及(101.0±28.5) min,P=0.027;在截骨时间、围术期失血量、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及功能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机器人在辅助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可以提高下肢力线重建和矢状位胫骨假体安装的精准度,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1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