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杏仁核电刺激后产生的症状,探讨杏仁核的生理学功能及其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杏仁核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的49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电刺激相关资料.按照受试者报告和临床观察分类统计电刺激杏仁核产生的临床症状,对刺激出先兆症状患者的致痫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杏仁核内置入电极55根,杏仁核内的触点192个.电刺激后44例患者产生174例次临床症状,其中情绪反应40例次(23.0%)、植物神经症状52例次(29.9%)、躯体感觉症状33例次(19.0%)、头部感觉症状32例次(18.4%)、视觉症状10例次(5.7%)、嗅觉症状3例次(1.7%)、运动症状4例次(2.3%).44例患者的174例次临床症状中,22例(50.0%)患者的82例次(47.1%)临床症状为先兆症状.82例次的先兆症状中,39例次(47.6%,9例)的发作起始区为杏仁核和海马,9例次(11.0%,1例)为杏仁核,17例次(20.7%,7例)为海马,13例次(15.9%,3例)为额叶,4例次(4.9%,2例)为岛叶.结论 电刺激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杏仁核可以诱发多种功能反应,部分可能为杏仁核自身激活的反应,部分可能为癫痫发作的先兆症状.提示杏仁核参与机体多项生理功能,并在癫痫发作网络中起到关键节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