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与CT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multi-delay arterial spin labeling imaging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 [2]北京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 CT灌注成像 一致性

摘要: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准确评估梗死核心及缺血半暗带的体积对治疗决策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比较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与CT灌注成像在评估这些病灶体积方面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7月~ 2023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3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延迟ASL与CTP检查(两项检查时间间隔<24 h)。分析患者的ASL与CTP图像,采用符号秩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在测量梗死核心及缺血半暗带体积上的差异,利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两种方法在测量这些指标时的一致性。结果多延迟ASL与CTP测得的梗死核心体积分别为12.56[7.99,37.59]和10.50[6.00,3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延迟ASL与CTP测得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分别为124.94[94.67,150.16]和116.00[83.00,151.0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的ICC分别为0.967和0.949,表明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多延迟ASL与CTP在AIS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一致性良好,尤其是对于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的评估。多延迟ASL作为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 [2]北京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 [2]北京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57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35 更新日期:2025-06-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