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颈丛阻滞合并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甲状腺叶切术的应用效果及合适的靶控浓度.方法 甲状腺叶切除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22~56岁,体重43~75 kg.随机分为A组(颈丛阻滞+生理盐水输注)、B组(颈丛阻滞+瑞芬太尼靶控输注1 ng/ml)及C组(颈丛阻滞+瑞芬太尼靶控输注2 ng/ml),每组20例.3组病例均行颈丛阻滞,15 min后A组生理盐水输注、B及C组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10 min后进行手术.记录诱导前(T1)、切皮前(T2)及手术开始后每15 min及术毕(T3-7)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及Ramsay评分,记录患者不适反应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术中利多卡因及血管活性药使用量,术后进行术者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B、C组利多卡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术者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组.A、B组T2~3与T1 MAP相比均有显著性升高,B及C组T2~5显著低于A组.A组T2~7 HR显著性高于B、C组,B组仅T2高于T1,C组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时间点A组RR显著高于T1,B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T3~7时间点B及C组PetCO2显著高于A组,C组高于B组.C组有4例在T3出现轻度呼吸抑制,但RR及PetCO2均值未超出正常值范围.B及C组T2~7与A组相比BIS均显著下降,但均值始终保持在80以上.A组Ramsay评分T2-7均显著低于T1,B及C组T2-7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 颈丛阻滞合并瑞芬太尼靶控输注(1~2ng/ml)均能满足手术镇痛需要,循环系统稳定性优于单纯颈丛阻滞,意识清楚且舒适度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瑞芬太尼靶控初始浓度为1 ng/ml,在强烈手术刺激时可提升靶控浓度至2 ng/ml,但不宜过高以免造成严重呼吸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