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的丘脑Vim核可视化定位方法研究

A novel method exploration of tractography-based 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us visualized targeting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北京100054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影像科北京100054
出处:
ISSN:

关键词: 原发性震颤 立体定向手术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示踪 丘脑腹中间核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束示踪技术定位丘脑腹中间核(Vim)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0例需行丘脑Vim核细胞刀毁损术的原发性震颤患者,术前采集60个方向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资料,应用美敦力S7神经导航进行纤维束重建及术前计划.通过对锥体束、内侧丘系及齿状红核丘脑束( DRT)进行纤维束示踪,可视化定位Vim核靶点位置.对比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Vim核靶点坐标,通过术中宏刺激判断靶点感觉及运动阈值,验证靶点坐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术后复查毁损灶位置.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9岁,前后联合(AC-PC)长度为(23.6 ±1.5)mm,第三脑室半径为(2.6 ±0.8)mm.常规靶点坐标,x:(14.1 ±0.8)mm,y:(-5.9 ±0.4) mm;DTI靶点坐标,x:(14.6 ±0.8)mm,y:(-5.7 ±1.0)mm.4例患者不同方法得到靶点坐标相差≥1.5 mm.全部患者先按常规靶点穿刺,其中2例患者因感觉阈值异常,与DTI靶点坐标完全一致,术中调整后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比较,平均改善率为80.1%.结论 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的可视化靶点定位方法对于Vim核位置变异较多的情况具有可行性,可增加丘脑Vim核靶点定位的准确率.

基金: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北京100054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北京100054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