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心脏外科围术期体外膜氧合辅助患者目标浅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

Effect and safety of targeted light sedation o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undergoing perioperative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2]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新发突发传染病北京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镇静 Richmond镇静程度评估表 严重心律失常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心脏手术围术期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患者,ECMO开始12~24 h后或经过低温治疗已完成复温之后的维持阶段,在充分镇痛基础上行目标浅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12月应用ECMO辅助的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肺功能衰竭的84例成人患者数据,排除24h内死亡17例,神志不清不能恢复17例,共50例患者实施以Richmond镇静程度评估表(RASS)评分-2~0分为目标的浅镇静策略,纳入研究.分析比对相关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躁动或谵妄的发生率为26.0% (13/50).采用浅镇静策略后,全部患者的肾替代治疗、感染、下肢缺血事件以及ECMO转机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住院时间等与既往本中心采用目标深镇静时的报道值接近,发生躁动或谵妄的患者与持续RASS评分≤0分且无谵妄的患者比较,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69.2%(9/13)比35.1% (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心脏手术围术期ECMO辅助患者可能需要目标更深的镇静,随病情变化而制定的个体化镇静策略可能更对患者有益.

基金: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1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