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的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Papillary muscle repositioning in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regurgita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瓣下结构保留 重建

摘要: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中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重建瓣下连续性的方法,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心外科,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需行二尖瓣置换术且应用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作为重建瓣下结构连续性的方法的患者临床资料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36 ~75岁,平均年龄(59.18±11.5)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7例,Ⅳ级5例,心房颤动18例.病因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退行性变(13例)、缺血性二尖瓣返流(3例)及风湿性改变(2例).结果:22例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全部切除二尖瓣前叶及瓣下腱索、大部分后叶及腱索,保留后叶基底部及与之相连的基底部腱索,再将前后乳头肌分别悬吊固定于后瓣环相应的位置以重建瓣下结构的连续性,最后以间断或连续缝合法置入人造瓣膜.本组置入机械瓣12枚,生物瓣10枚,同期行左心耳缝闭及左心房折叠术17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三尖瓣成形15例.1例死于术后严重肺部感染,其余均顺利出院,21例患者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6.14±8.16)个月.随访期间1例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余患者心功能改善,人造瓣膜功能良好,无瓣膜功能障碍及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或栓塞并发症.术后及随访期间心胸比、左心室舒张期末径及收缩期末径、球形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在术后早期得到改善,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随访期进一步改善.结论:应用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重建二尖瓣下结构连续性的方法,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的二尖瓣置换术中安全有效,与传统的保留二尖瓣下结构的技术相比,简单易行,易于掌握,近中期疗效满意.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外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