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46例短期临床疗效和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死亡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摘要: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短期临床疗效,分析院内死亡的术前危险因素和建立相关危险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OPCABG手术治疗的患者2 546例,分析可能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危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别logistic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 共2 546例患者接受OPCABG手术,院内死亡17例(0.7%).术后二次开胸49例(1.9%),房颤380例(14.9%),肾功能衰竭3例,低心排综合征7例,胸骨感染1例,呼吸衰竭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女性、急诊手术、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是OPCABG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Hosmer-Lemeshow检验x2=5.912,P=0.67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81.结论 OPCABG手术短期安全有效,年龄、女性、急诊手术、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低LVEF、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是冠心病患者OPCABG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危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预测能力.

基金:
语种:
PubmedID: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