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房速
射频消融
希氏束旁
主动脉无冠窦
电生理特征
摘要: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房速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年龄31~68(40±9)岁,病史1~10年。对患者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希氏束旁房速大多为女性,16例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2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为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16例患者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于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希氏束旁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应首选无冠窦途径消融,长期随访房速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云龙,张俊蒙,韩智红,等.希氏束旁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696-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