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肺栓塞早期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

The value of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n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ognosis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冠心病诊治中心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 [3]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I 预后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起病24h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至急诊就诊的发病24h内的APE患者,按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记录各组基线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右心室腔径、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心率、动脉血氧分压等结果,对各组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各因素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死亡、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55例符合条件的APE患者入选,女性患者共30例;高危组12例,中危组25例,低危组18例;3组入院时心率、动脉血氧分压、肺动脉收缩压、溶栓二聚体(D-Dimer)在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高危组患者入院时间显著早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中位数分别为4h vs.8h vs.14h,P=0.001),右心室腔径更大[(32.3±9.1)mm vs.(29.1±7.8)mm vs.(22.6±8.4)mm,P=0.017),肺动脉收缩压更高(中位数分别为40 mmHg vs.20 mmHg vs.15 mmHg,P=0.033,1 mmHg=0.133 kPa),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中低危组.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cTNI阳性率(78.2% vs.43.6%,P=0.017).相关性分析显示,H-FABP阳性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相关(r=0.875,P =0.037),而cTNI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未达统计学意义(r =0.115,P=0.059).结论:APE发病后早期H-FABP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且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相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