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长期临床随访分析

Long-term prognosis of follow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spasm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十五病房100029 [2]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状血管痉挛 C反应蛋白质 吸烟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随访研究 预后

摘要:
目的 对冠状动脉痉挛患者住院期间及院外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长期预后,探讨影响冠状动脉痉孪的原因.方法 选择确诊冠状动脉痉挛患者88例,常规内科治疗,行门诊和(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有无胸痛再发、服药状况、吸烟现状、门诊检查结果等.以有无胸痛再发为因变量对患者临床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冠状动脉痉挛再发的因素.结果 患者出院后进行门诊和(或)电话随访,平均随访(61±17)个月,其中19例(21.6%)患者出院后仍有静息或晨起胸部不适、胸痛或类似入院主诉,其中11例表现为咽部紧缩感,6例表现为胸痛、胸部压榨感,舌下喷服硝酸甘油均有效,2例因反复胸痛治疗,1例患者发生猝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敏C反应蛋白(OR=0.55,95% CI:0.32~0.95,P = 0.033)、吸烟(OR =0.26,95% CI:0.56~0.98,P = 0.028)是冠状动脉痉挛复发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曲线显示,患者在1年时胸痛发生率较高,为8.0%,1年后总体发生趋向平稳.结论 入院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吸烟是冠状动脉痉孪发作的危险因素,严格戒烟和规律用药后患者总体预后较好.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十五病房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