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儿童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in Influenza A and B Virus Infections in Childre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儿童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血细胞分析中的四项指标在儿童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发热和/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的门诊患儿46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甲、乙型流感病毒IgM抗体,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进行外周血全血细胞分析。每组按年龄分为<4岁组和≥4岁组。研究组纳入甲型流感患儿138例,乙型流感患儿177例,对照组纳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但甲、乙型流感病毒阴性的患儿153例。分别比较三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岁组和≥4岁组中,四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岁组χ~2=48.721~159.45,≥4岁组χ~2=36.79~93.56,均P <0.001)。<4岁组,四项指标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5,0.904,0.742和0.924,当NLR取临界值1.12时,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86.3%。≥4岁组,四项指标的ROC-AUC分别为0.823,0.937,0.799和0.977,当NLR取临界值1.65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4.8%。进一步对甲、乙流感组进行比较,<4岁组中,两组之间WBC,NEU和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NLR优于其他三项常规感染指标,有望作为诊断儿童甲、乙流感病毒感染的潜在指标。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