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our jujube nut compound formula for depressio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100193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葡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四川泸州646000 [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四川泸州646000 [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53 [5]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生物系中葡药食植物资源研究中心,葡萄牙布拉加4710-057
出处:
ISSN: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酸枣仁复方 抑郁症 炎症因子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酸枣仁复方(Ziziphi spinosae semen formula,ZSSF)对于抑郁症的关键作用靶点,并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斑马鱼模型验证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酸枣仁复方的药物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名称进行校正.采用GeneCards、OMIM、NCBI数据库检索抑郁症相关靶点,并对3个数据库的靶点结果进行汇总去比重.利用STRING数据库预测了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信息,利用Metascape数据库构建进行富集研究,并利用微生信对KEGG和GO的富集结果实现了可视化.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斑马鱼抑郁模型进行行为学实验和RT-qPCR实验,验证酸枣仁复方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结果 筛选出抑郁症与酸枣仁复方的交集靶点188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酸枣仁复方抗抑郁主要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等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酸枣仁复方通过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利血平组相比,酸枣仁复方高、中、低剂量组斑马鱼在声光刺激下的运动距离显著延长(P<0.05),运动速度显著增快(P<0.01).RT-qPCR结果显示,与利血平组相比,酸枣仁复方高、中、低剂量给药组斑马鱼脑组织中TNF-α、IL-2、IL-6、IL-1β、IL-10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01).结论 酸枣仁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且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100193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葡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四川泸州646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100193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葡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四川泸州646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