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研究进展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 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3北京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卒中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预后 缺血半暗带定量 闭塞部位定位 标记后延迟时间

摘要:
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社会负担沉重[1].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居世界首位,2020年新发脑卒中人数达340万[2-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早期识别脑缺血,指导临床快速开展治疗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死率、致残率.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RI,DSC-MRI)是评价脑血流灌注情况、定量脑缺血程度的重要影像技术[4-5].但由于CTP、DSC-MRI均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且CTP具有电离辐射,在孕妇、儿童、对比剂过敏及肾功能衰竭等患者中应用受限.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具有无创、无辐射、无需静脉注射对比剂的优势,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6].我们将从ASL技术原理、ASL在缺血半暗带定量、闭塞部位定位、侧支循环评价、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 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3北京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