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pulmonary V/Q SPECT imaging in evaluation of sub-segmental pulmonary embolism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99m锝高锝酸钠 99m锝聚集白蛋白

摘要:
目的 探讨肺V/Q SPECT显像与CTPA对PE,尤其是亚肺段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因可疑PE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肺V/Q SPECT显像的571例(男265例,女306例,年龄24~91岁)患者资料.结果依据欧洲核医学学会(EANM)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确诊PE、排除PE和不确定诊断,并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对比研究,计算显像诊断PE的各效能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将77例同期行肺V/Q SPECT和CTPA检查患者的显像结果分别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对比,应用Kappa检验分析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价2种方法的诊断水平.绘制ROC曲线,计算各自AUC及95% CI并比较.结果 571例肺V/Q SPECT显像患者中,94例诊断PE(其中8例为多发亚肺段PE),427例排除PE,50例不确定诊断.经临床综合分析,93例确诊PE(8例多发亚肺段PE全部确诊PE),478例排除PE.V/Q SPECT诊断PE的PPV为93.62% (88/94),NPV为99.77% (426/427),Ac为98.66%(514/521),Se为98.88% (88/89),Sp为98.61% (426/432),不确定诊断比例为8.76%(50/571);ROC曲线的AUC及95% CI分别为0.985和0.971~ 1.000.77例同期行肺V/Q SPECT显像和CTPA检查的患者中,V/Q不匹配亚肺段52个,CTPA检出受累亚段级肺动脉1个.2种检查方法诊断PE的PPV分别为81.48%(22/27)和10/13,NPV分别为97.83% (45/46)和81.97% (50/61),Ac分别为91.78%(67/73)和81.08% (60/74),Se分别为95.65%(22/23)和47.62%(10/21),Sp分别为90.00%(45/50)和94.34% (50/53),不确定诊断比例分别为5.19%(4/77)和3.90%(3/77).2种方法一致性不高(Kappa=0.330,P<0.05).在PE的诊断上,V/Q SPECT显像较CTPA更具优势(P<0.05).两者ROC曲线的AUC及95% CI分别为0.930和0.863~0.998、0.725和0.588~ 0.863,不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结论 肺V/Q SPECT显像对诊断PE具有较高的PPV、NPV和Ac,较低的不确定诊断比例,对于PE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特别是对亚肺段PE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基金: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