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83年De Teresa首次提出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概念以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治疗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方法,已经列入2013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1] Ⅰ A类推荐.多项研究均证实,CRT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逆转左心室重构,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与死亡率[2-6].但仍有约30%的患者在CRT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甚至心功能恶化,即所谓的CRT“无应答(non-response)”或“应答不良”.影响向CRT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基础心脏疾病、心室运动不同步程度、术中左心室电极植入部位、起搏部位瘢痕负荷或纤维化以及术后CRT起搏参数设置等[2-5].联合采用优化左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和优化CRT程控参数技术,被认为是提高CRT反应率的最佳策略[6].近期的临床研究更多关注CRT装置植入后的参数优化,特别是对于非最佳左心室起搏位点的患者,若在术后恰当优化其房室(atrioventricular,AV)间期和心室间(interventricular,VV)间期,仍可进一步提高CRT治疗的应答率,最大限度地实现房室、室间收缩的同步性,减少二尖瓣反流,延长左心室充盈时间,增加心房收缩对左心室充盈的贡献,协调左心室向心运动以提高心脏的排血效率,同时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7-11].在临床实际程控操作中,通常先尝试优化房室AV间期,再优化室间VV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