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下腔静脉造影--一种定位房间隔穿刺相关结构的有效方法

Inferior vena cava angiogram is a reliable way to visualize all structures related to transseptal punctur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下腔静脉造影 房间隔穿刺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摘要:
目的描述一种用于定位房间隔穿刺关键解剖结构的简单可靠方法。方法在2012年3~11月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术中,连续3次穿间隔失败的23例患者中应用下腔静脉( IVC)造影指导房间隔穿刺术( TP)。在右前斜45o透视下,将造影管远端置于IVC口下1 cm处注射5~10 ml造影剂。 IVC、右房( RA )、右室流入道( RVIT)和右室流出道( RVOT)依次显影。 RA,RVIT和RVOT之间围绕的无造影剂充盈的区域是主动脉根部及相邻组织。冠状窦( CS)电极经股静脉置入,其转弯处标志 CS口上缘。右前斜45o投照下,合适的房间隔穿刺点( TPS)应在RA的中间、无冠窦的后下方、CS口的后上方。结果23例均成功完成IVC造影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20例1次穿刺成功,3例2次成功),并达到房颤消融的所有终点。91%(21/23)的患者所有结构清楚显示,能清楚看到所有患者RA下缘、后缘和无冠窦,在2例中RA上缘不能清楚显示。由IVC造影提示的最佳TPS在22例患者中是合适的。在IVC造影图像中,沿无冠窦后缘最头侧与CS口上缘之间连线的中点画一水平线( AE),AE线平分为4段。在87%(20/23)的患者,最佳TPS是在AE线上的左半段。结论 IVC造影能提供关于TPS定位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重要信息,IVC造影确定的TP很适合应用于房颤导管消融术。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