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线粒体疾病相关癫痫的临床特点和遗传特征.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基因确诊的62例线粒体疾病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癫痫控制情况进行随访,按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62例中男33例、女29例,发病年龄为3.38(0~12.00)岁;癫痫发作类型以局灶性运动发作最多(68%,42例),其余依次为全面性或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32%,20例),肌阵挛发作(23%,14例),痉挛发作(7例),强直发作(4例),失神、失张力、阵挛发作各1例;癫痫持续状态16例(26%),其中持续性部分性癫痫6例;52%(32例)的患儿有2种或2种以上发作类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29例,Leigh综合征(LS)11例,联合氧化磷酸化缺乏症6例,肌阵挛癫痫伴破碎红纤维5例,Alpers综合征4例,脑桥小脑发育不良6型、线粒体缺失综合征9型各2例,ACAD9基因缺陷致线粒体复合物Ⅰ缺乏症、进行性空泡脑白质病、生物素酶缺乏症各1例.线粒体DNA(mtDNA)变异40例(65%),其中26例为m.3243A>G变异,6例为m.8344A>G变异,3例为m.8993T>G/C变异,m.3271T>C、m.3481G>A、m.3946G>A、m.13094T>C、m.14487T>C变异各1例;核DNA(nDNA)变异22例(35%),其中编码线粒体氨酰tRNA合成酶的基因7例,POLG基因和编码复合物Ⅰ的基因各4例,SUCLG1、SDHA基因各2例,PDHA1、BTD、TRIT1基因各1例.随访43例,随访时间为20(3~84)个月,其中癫痫治疗有效组19例(44%),无效组24例(56%).癫痫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起病年龄、发作时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2(0~11.50)岁比0.92(0~9.50)岁,0(0~7.00)年比0(0~4.83)年,t=1.662、0.860,P=0.104、0.395].有效组与无效组使用抗癫痫药数量<2种的例数分别为12例和9例,≥2种分别为7例和15例、癫痫首发例数分别为13例和15例、非首发分别为6例和9例、mtDNA变异例数分别为14例和11例,nDNA变异例数分别为5例和13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794、0.164、3.380,P=0.095、0.686、0.066).结论 儿童线粒体疾病相关癫痫发作类型多样,以局灶性运动发作最常见,其次为全面性或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多数患儿存在2种以上发作类型.MELAS是最常见的临床表型,其次为LS;基因变异以mtDNA变异为主,其中m.3243A>G变异是最常见的热点变异,其次为编码线粒体氨酰tRNA合成酶的基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