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儿童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与影像分析

Clinical and image analysis of extrarenal non-central nervous system malignant rhabdoid tumor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机构: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100045 [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45
出处:
ISSN:

关键词: 恶性横纹肌样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儿童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横纹肌样瘤(MR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8年4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肾外非CNSMRT患儿共15例,行B超、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患儿分别为12例、10例及7例,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 15例患儿中男8例,女7例;年龄11 d~12岁9个月,中位年龄4岁.原发瘤以实性为主,多呈不规则形,长径2.20~ 11.70 cm[(5.87 ±2.57) cm];位置多变,多见于头颈部(6例)和纵隔(4例).B超示11例瘤体回声不均匀,7例伴囊变,实性部分以低回声为主.CT示6例瘤体密度不均匀,3例伴囊变,4例伴钙化,实性部分以略低密度为主,强化程度多变.MRI示肿瘤均为混杂信号,5例伴囊变,实性部分在T1加权像以稍低或等信号为主,在T2加权像以略高或高信号为主,扩散受限,不均匀明显强化.影像检查共发现5例瘤体伴出血;就诊时,6例患儿有转移;3例伴瘤周骨质破坏,3例瘤灶进入椎管.结论 儿童肾外非CNS MRT多见于学龄前,体积多较大,以实性为主的不均质肿块,多伴囊变,可伴出血、钙化,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MRI扩散受限,可伴转移及局部侵犯.

基金: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10004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10004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3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