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meta 分析

Comparison of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alteplase betwee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A meta-analysi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卒中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中心,北京100050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北京100050 [4]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卒中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中心北京100050 [6]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唐山063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前循环 后循环 溶栓 预后 meta 分析

摘要: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1期)、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WangFang Data,查找国内外有关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前循环与后循环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的观察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 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 分析,从而比较前、后循环卒中患者在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所有脑出血、院内或90 d 死亡、出院或90 d良好预后的情况有无差别。结果最终纳入9个观察性队列研究,共计3592例患者,前循环卒中有3177例(占88.4%),后循环卒中有415例(占11.6%)。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前循环卒中相比,后循环卒中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OR =0.29,95% CI =0.11~0.80,P =0.017)和所有脑出血(OR =0.27,95%CI =0.16~0.46,P <0.001)的风险更低,并且后循环卒中患者在出院时或溶栓后90 d 的良好预后比例更高(OR =1.73,95% CI =1.23~2.41, P =0.001),但是两组患者的院内或90 d 死亡情况却无显著差异(OR =0.67,95%CI =0.39~1.16,P =0.155)。结论与前循环卒中相比,后循环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风险更低,短期功能预后更好,更安全有效。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4]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