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和总结儿童横纹肌肉瘤(RMS)常用化疗药物基因组DNA检测结果,分析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关系,为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RMS患儿.入组标准为确诊RMS,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规律诊治、随访的患儿;应用外周血DNA荧光杂交序列测定几种常用化疗药物基因组DNA.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按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 4.0版).总结初诊时原发瘤灶和转移瘤灶部位、大小、国际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期(TNM-UICC)、国际横纹肌肉瘤研究组(IRS)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病理类型,化疗后主要脏器功能变化及治疗,分析不良反应与药物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共32例患儿入组,男20例,女12例;中位年龄50个月(15~120个月).胸、腹、盆腔9例,头颈部(非脑膜旁)8例,膀胱前列腺7例,四肢、躯干3例,脑膜旁区2例,泌尿生殖道(非膀胱前列腺)1例,其他部位2例.胚胎型17例,腺泡型15例.TNM临床分期1期5例,2期5例,3期10例,4期12例;IRS术后病理分期Ⅲ期21例,Ⅳ期11例.中危22例,高危10例.32例患儿行UGT1A1*6基因检测,GG型18例(56.3%)、GA型13例(40.6%)、AA型1例(3.1%).27例患儿行ABCB1基因监测,CT型14例(51.9%)、TT型13例(48.1%);29例患儿行GSTP1基因检测,GA型7例(24.1%)、GG型2例(5.6%)、AA型19例(59.7%)、AG型1例(2.8%);30例患儿行CYP3A5基因检测,GA型2例(5.6%)、GG型13例(43.3%)、AG型15例(50.0%).患儿均按BCH-RMS-2007方案以VAC(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为基础规律化疗,2017年起以VAC和Ⅵ(长春新碱、伊立替康)为基础化疗.化疗前手术9例,化疗后手术10例,二次手术5例.化疗第12周行局部放疗,伴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者第1周进行放疗.血液毒性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3级2例,4级30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级6例,3级3例.自2016年起应用伊立替康3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2例、4级30例,腹泻1级4例、2级3例、3级5例、4级3例.腹泻严重程度与UGT1A1*6基因型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RMS常用化疗药物安全性高.若化疗药物基因组DNA基因型检测提示为慢代谢型,化疗剂量应减量,并动态监测化疗药物不良反应.